一款更“懂”眼睛的上線了!醫生使用全數字化定制技術,通過完整的角膜地形圖參數,實現有效個性化定制,“一眼一鏡”匹配度更高,患者佩戴塑形效果更優舒適度更好。2022年7月6日,普瑞眼科“全數字化定制·驗配新技術發布會”在成都云豪酒店舉辦。
來自普瑞眼科醫院(集團)旗下23家連鎖醫院的40余名兒童眼病及青少年近視防控專家共同見證了新技術的發布,就的規范驗配、數字化定制技術對控制青少年近視發展上的優勢展開了交流;同時,普瑞眼科成立了“全數字化驗配指導博士專家團”,為各院該技術的開展保駕護航。
全數字化定制技術
科技賦能近視控制服務
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為52.7%,有近10%的學生為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不僅影響學習和生活,還會導致青光眼、黃斑變性及視網膜脫離等致盲性眼病的患病風險大大增加。控制好孩子的近視發展速度,避免孩子發展或過早發展為高度近視,儼然成為家長們的“必修課”。
普瑞眼科兒童眼病與視光學科帶頭人岳以英教授在發布會致辭時說道:衛健委發布的數據應當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不僅對政府、學校近視防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于醫療機構及醫護人員來說,也需要承擔更多的社會責任。我們要從苗頭抓起,致力于為孩子近視防控提供更多的可行性方案,尋求更有效、更矯正手段。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應用至今,經歷了多次迭代后邁入了數字化定制新時代,普瑞眼科該項技術的發布,是用科技賦能,為孩子提供更優個性化近視控制服務方案。
“一眼一鏡”量眼定制
驗配體驗度更佳
本次普瑞眼科發布的全數字化定制來自于視達佳公司,它是基于患者角膜地形圖數據單獨設計和定制,“一眼一鏡”,為患者量眼定制近視控制解決方案。
據悉,數字化定制并非是全新技術。早幾年前,數字化定制就已經在國外形成趨勢。視達佳全數字化定制于2021年在中國獲得NMPA認證后上市。
在該技術發布之前,為了給患者帶來更好的佩戴體驗,由閆妍、陸燕、崔敏、 陳珺、梁玲玲組成的“全數字化驗配指導博士專家團”,也了高質量的前期數據調研、技術培訓等工作。
在發布會現場,普瑞眼科醫院集團兒童眼病與視光事業部技術總監,美國新英格蘭學院視光學博士、美國視光協會角膜病與隱形眼鏡分會會員、AAOMC 美國和近視防控協會會員陸燕做了《全數字化驗配開啟新時代》的主題演講,分享了她在國外進行數字化驗配技術,及本人佩戴數字化定制的經驗。
據陸燕博士介紹,全數字化定制,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它在其他不少國家已經普及,如澳大利亞、新西蘭的市場中,數字化定制的占比達到了70%。之所以有這么高的驗配率,首先,是因為數字化定制鏡片測量更加有效,患者佩戴后可取得更優的塑形效果,從而打破以往需要試戴的常規。它可以驗配不對稱角膜形態的病例,這類角膜形態用試戴片系統的往往經歷多次,換片也難以適配。其次,視達佳數字化定制的鏡片采用高透氧性材料,透氧性好會帶來更優的角膜安心性。由于有效的設計和卓越的材質,首次佩戴的異物感都很輕微,孩子配合度好,相對更能堅持。
助力驗配者“擴能增效”
讓更多患者受益
成都普瑞眼科醫院扎根蓉城16載,每年為無數的孩子提供科學的近視防控方案,先后被評為“全國眼視光聯盟理事單位”、”全國安心重點監測哨點單位”。本次發布會上,作為集團數字化定制技術首發單位,視達佳公司授予成都普瑞眼科醫院“全數字化定制驗配示范中心”稱號。
作為榮譽獲得者,成都普瑞眼科醫院兒童眼病與視光專科主任崔敏表示:全數字化定制技術,讓驗配更有溫度。
傳統的驗配十分依賴于醫生和驗配師的經驗和技術,對患者的角膜形態也有一定要求,這使得很多孩子被“拒之門外”,而數字化定制技術可以把驗配范圍放得更廣,助力驗配者“擴能增效”。比如它能做不規則角膜形態的驗配,給那些因為角膜形態不能驗配的孩子提供了更多可能。對于常見角膜形態,不用試戴,可以設置常用模板,提高驗配效率,節省臨床時間。而且它的定制周期短,一周內就可以取到鏡片,大大減少了患者的等待時間。
“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全數字化定制不僅僅是硬件的升級,也提供了一種更加優質的個人健康醫療體驗,滿足兒童青少年更多個性化近視防控需求,讓我們能夠有效呵護好孩子的視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