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家長咨詢,在醫院檢查后發現自己的孩子是斜視,怎么辦?怎樣?
兒童斜視手術是指對10歲以下的兒童采取的全麻下手術,對能夠合作及11歲以上的兒童均采用局麻。角膜緣梯形切口,距角膜緣1mm平行切開球結膜約4到5mm,然后由此切開的兩端向穹隆部切開球結膜,分離球結膜下組織及筋膜,將結膜瓣掀開,充分暴露肌肉,應保留肌鞘完整,這樣視野開闊,操作方便。
對部分調節性內斜視,經戴鏡3到6個月后檢查仍有12Δ以上者均作為手術對象,手術原則是根據AC/A比值,融合力大小及內斜度的多少來決定手術。但手術必須是在戴全矯遠視鏡下測量出的內斜度數,如AC/A比值高、融合力低行雙眼內直肌后徒術,相反行雙眼外直肌縮短術。單眼內斜視,行斜視眼的內直肌后徒術、外直肌縮短術。對內斜視度數較大者,因考慮輻輳功能,所以除做雙眼內直肌后徒5到6mm外,主要采取外直肌縮短加前徒的聯合手術。一般可矯正70Δ到90Δ度數。
對間歇性外斜視和恒定性外斜視,根據外斜視三種類型(外展過強型、集合不足型和基本型)選擇手術方式。外展過強型行雙眼外直肌后徒,不足部分行內直肌縮短。集合不足型行雙眼內直肌縮短,不足部分行外直肌后徒。基本型一般以單眼非對稱性手術為主。
A-V征斜視,在矯正水平斜視的同時,將雙眼內、外直肌垂直移位,內直肌向A征V征的閉口端移位,外直肌向A征或V征的開口端移位。上下移位根據A-V征大小決定,一般5mm到10mm。
對先天性上斜肌麻痹以矯正代償頭位為目的,如果下斜肌功能亢進者做下斜肌減弱術。外直肌麻痹做內直肌后徒,外直肌與上下肌聯扎術。上斜視則采用上直肌后徒,如果一條直肌后徒矯正不足,再做直接對抗肌的加強術。